校友来鸿
我的青春在北轻院点燃
2023-04-10 09:50 邵斌贤(法641)    (点击: )


屈指一算,今年已大学毕业55个年头。回眸在北京轻工业学院读书的年代,最令我津津乐道的不是基础课的启蒙,也不是专业课的赋能,而是那几年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得到的锤炼和培养,使我受益一生的几件大事!

借北京轻工业学院校友回忆文集征稿之机,把这几件事简述如下,以飨读者。

一、在国庆15周年庆祝活动中唱响轻院之歌

轻院,

你好比是时代的快艇,

正鼓滿理想的风帆。

我们在激流中奋进,

我们在浪花上飞翔。

呵,年轻的轻院,

我们的学院,

你有美好的前程,

你有灿烂的明天。

轻院,

你好比是初春的田圃,

飞散浓浓郁郁的花香。

我们在这里学习,

我们在这里登攀。

呵,年轻的轻院,

我们的轻院,

你有美好的前程,

你有灿烂的明天。

我爱轻院,

要学那快艇征帆,

决心跨向理想的彼岸。

我爱轻院,

要学那春天的百花,

为祖国带来丰硕的秋天。

呵,年轻的轻院,

歌唱你美好的前程,

歌唱你璀璨的明天!

(摘自1979年中国轻工业报登载的北京轻工业学院学生集体创作的一首诗)

1964年,我考入才创办七年的北京轻工业学院,入学后就荣幸地参加了首都欢庆新中国成立15周年大型群众活动。

1964年十一前夕,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学校组成了迎宾、歌咏、群众游行队伍等若干小队,为国庆活动作好各种筹备工作。

9月27日上午,我院迎宾队伍接到通知,集合前往钓鱼台国宾馆前面的三里河路,欢迎柬埔寨西哈努克国王来我国参加国庆活动。三里河路的两旁由欢迎群众组成了一条鲜花彩带组成的友谊长廊,马路两边各有三人一列的队伍,我们男同学在最后一排,兼顾保卫工作,严防非本院闲杂人员进入欢迎队伍。不一会,只见开道车驶来,两边的欢迎队伍响起了热烈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马上,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乘坐的敞棚汽车在我们面前不足两米距离前驶过,並拐弯进入钓鱼台国宾馆。

我参加的国庆游行队伍,多次在阜成门城楼旁的一块空地上操练,二十人一排,来回不停地练步伐,如何做到步伐整齐划一,确属不易,大家不辞辛劳,以最大热情投入到游行队伍的操练中。

为使迎接国庆活动多样化,学校成立歌咏队,排练歌曲,在国庆前夜参加联欢晚会演出。五音不全的我,踊跃地报了名,滥竽充数,当了一回南廓先生,国庆节前夕的十几天里,每天下午上完课后,到三号楼一楼音乐室排练,弹钢琴的是一位郁姓大美女,边教边唱边排练,纠正我不正确的发音,一遍二遍,不知多少遍才算达到她的认可。9月30日晚,歌咏队在轻院大礼堂演出大合唱节目,得到全场观众热烈欢迎,掌声雷动,是对歌咏队员辛勤付出的赞许。

(附:轻院礼堂入场券,因受场地限制,师生凭票入场。迎国庆十五周年轻院歌咏队员名单)

10月1日,是国庆十五周年庆典日,早晨3点多钟,参加游行队伍的同学早早起床集合起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游行,上午10时许,同学们手棒鲜花,从东单走到西单,通过天安门城楼前,大家翘首仰望主席台,多么想仔细的看一下毛主席他老人家,原先操练时排得成一条直线的队伍成了弯线了,通过天安门的几分钟内,只能隐隐约约的看不太清楚,大家回校后谈论起来还是挺兴奋的。

下午4点半,参加国庆联欢晚会的同学分乘5辆大客车前往天安门广场。轻工业学院被安排在金水桥左华表前的长安街一块。每个学校的师生手挽手排成了内外两个圈,大家一起高唱革命歌曲,跳集体舞,记忆最深的是跳"打靶归来",大家边跳边转,外侧的同学顺时针转,里侧的同学逆时针转,到时里外侧同学单独手拉手,转了几圈后,内外侧同学互换位置继续跳。晚会的高潮莫过于燃放礼花,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梦幻,壮观这些形容词来形容都无法表达现场的气氛,不亲身去现场感受,很难找到最恰当的词汇表述,至今难以忘怀。晚会有两次焰火礼花施放,期间同学继续用舞蹈表演和跳集体舞的方式欢庆这国庆的不眠之夜,晚会一直持续到10点半左右结束。

(附,由北京轻工业学院晚会指挥部发放的“出席晚会乘车证",编号OO5OO,上5号车。因首都国庆晚会安保的要求,参会同学须凭乘车证乘坐並上指定车号)

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认知农民的伟大胸怀

1964年初冬的一个凌晨,外文班师生一行40多人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早早地来到北京站,乘坐465次京密郊线列车,赶往北京杯柔县宰相庄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6点40分,火车从北京站开出,经通县,顺义,怀柔,8点37分到达统軍庄车站。我们下车后,按照预先准备的计划,外文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安排到同一生产队不同的农家居住,在车站岀口处,我遇上来接站的一位看上去年龄不大的赶车大叔,招呼我们几位同学把行李放到牛车的平板上,我们几位坐在平板的左右二侧,往目的地驶去。

初冬北京的郊县,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晨雾,太阳出来不久,晨雾尚未散开,农村的农舍与钻天的白杨树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进入了陶渊明笔下世外桃花源中一样令人陶醉的仙境中。牛车在郊县高低不平的土路上颠簸摇晃,嗄吱嗄吱地慢慢缓行。我与赶车的大叔边走边聊,原来这位大叔是清华大学办公室的教员,比我们早到了一些日子,今天一大早受工作组委派,赶了牛车来车站接我们去生产队报到。这位老师在闲聊中一听我南腔北调带有浓重家乡口音极不标准的普通话中,马上听出我是来自江苏无锡的老乡,想不到在千里之外的北京,还能遇到故乡人,正是惊喜万分,闲聊起来更有亲切感了。

到了目的地,告别老乡,对他来车站接送我们再三表示感谢。在下车点,我们一组几个人被安排在同一老乡家中住下。

老乡家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农村小院,四周是用土石混砌的围墙,东西有十几米宽,南北有二十几米长,占地面积估计有八九分土地,南墙正中有二扇对开的木门,进门是一条二尺来宽的土石路,路的东西二侧是收获完莊稼的空地,后院正中是四开间联成一排的平房,中间一间是客厅,左右各为卧室及厨房,靠西一间是专门饲养家畜及堆放杂物的附房,门窗有些破旧。在客厅门口,蹲着一只渾身黑毛的中华田园犬,看见主人在招呼我们,小狗怀着疑惑的眼神,一动不动地盯着我们几亇陌生人的面孔,算是对我们友好的表示吧。

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下乡要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此主人安排我们几人住在客厅,早已准备好在泥土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稻草,我们几人放下行李,迅速安顿好各自的铺位,准备抽空为老乡家做些力所能及之事,我找了靠门的一个铺位住下,在铺位旁边,有一个一尺左右见方的小洞,是专门为家犬晚上大门关闭后便于进出预留的狗洞

铺位安排好以后,我们几人主动地帮助老乡打扫卫生,室内室外,房前屋后,拔除杂草,清扫垃圾,帮老乡把水缸挑满水。北京郊县农村除有公用的手摇轱辘井外,每家每户都有小型水井,並且水位很高,井水离地面只有一米多距离,挑水的扁担两头各绑定一只吊水桶,到井口钓水时,拉住扁担的一头,另一头放入井内,用力左右一甩,就能吊上二三十斤左右的一桶井水来,不一会,把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家里的大水缸装得满满的,主人连声夸奖,並敦促我们洗手准备开饭。

开饭了,我们几位同学与老乡坐在一起,中饭是香喷喷黄澄澄的棒子米饭,菜肴是烧土豆,烧白莱,主人特地加炒了一份炒鸡蛋,闻着这满桌充满诱人香味的饭莱,真让人胃口大开,主人看我们只挑碗里的素菜吃,招呼我们吃炒鸡蛋,我们没有一亇同学把筷子伸到炒鸡蛋那亇碗中,主人再三招呼,面对主人的一片真诚,我们只能婉言谢绝,介绍学校的有关规定,不能吃老乡家鸡鱼肉蛋等荤菜,看到我们严格遵守纪律,眼中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吃完中饭,全班同学到村里晒麦场集中,徒步约二三十分钟,来到宰相庄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现场会。宰相庄,历史上曾出过宰相之人,是个风水宝地,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在庄中央,有一大块空地,被布置成大会现场,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方是一条长长的横幅标语,我们外语班师生及其他大专院校的师生被安排在会场一侧,当地的社员群众安排在另一侧,当地老百姓已给我们参会者准备好了座位,我们一到会场马上被安排坐下,等待会议的召开。不一会,大会开始,市工作队的负责同志作动员报告,介绍这次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重要意义,工作安排及注意事项,给我们全体参会者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主义现场教学课程。

散会后,各自回到农家。吃过晚饭,讨论今天下午的动员报告,谈收获,写心得,各个小组还要汇总情况写书面报告,以便班主任老师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晚上,第一次睡在松软的稻草铺上,不一会,同学早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不知哪位打起了呼噜,好在我对环境适应性强,亳无影响,继续作我的好梦。睡到半夜,似乎听到铺旁悉悉的声音,好像有什么动静,想想不大可能是主人家的小黑狗,在临睡前,主人已经把狗安排到里屋去睡了,我想出来看个究竟,但怕影响大家睡觉,随它去吧,天明后再看吧。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有亮,我悄悄地爬了起来,走到院子里,准备帮老乡把空地翻一下,不一会,睡在我旁边的同学也许被我惊醒了也早早地起床了,我们两人分工一人一块翻地,不一会,在早饭前把两块地翻了一遍。

回到屋内,我好奇地寻找昨晚悉悉作响的原因,翻开我铺旁的稻草,在角落里看到了一只浑身带刺的大剌猬,二只园园的小眼睛怀着敌视的目光盯着我,我伸手去抓,刺猬使出本能的防御动作,卷成一团,露出浑身粽白色的硬刺,使人难以下手捕捉住,好在我在农村老家时,小时候曾几次抓过到我家来偷瓜的老手,我用脸盆反合过来将刺猬一罩,上面还压了二块砖,寻思等中午回来后再考虑如何处置这个不速之客,谁知上午外出干完农活后回来一看,儍眼了,在脸盆的一侧,刺猬已经挖了一个小洞,逃之夭夭了,刺猬是个挖土打洞的高手,一个小小的疏忽还是让它溜走了。

在随后的十几天里,我们外语班师生参加了生产队里的多项农业生产劳动,多次参加了公社召开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现场会,生产小队学习座谈会,帮生产队出黑板报,在村头田边都能看到外语班师生劳动,学习,开会,座谈的身影,这次下乡,取得了思想劳动双丰收,得到了校领导和当地政府领导的积极评价。

在运动即将结束之前,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总结评比,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表示,要把这次运动中的优良品质带回学校,带到学习中去,继续发扬光大。

在农村锻炼的空余时间,大家积极主动帮老乡干家务活,在这十几天里,老乡家的卫生打扫工作,挑水等杂活,全都由我们统包了下来,与老乡打成了一片,老乡家的一只小黑也把我们当家里的主人看待了,每当见到我们从外面回去总是在门口摇头摆尾地表示欢迎,坐下吃饭的时候,它会把屁股往你腿上蹭,以示熟悉友善,我也会用手去摸摸小黑的头,挠挠它的下巴,不断地用手从头到尾巴处撸撸它黑黑的毛发,都讲狗通人性,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时小黑会在腿旁瞇起双眼看着我,尽情地享受人类的关爱。

两个星期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很快结束了,我们踏上归途,心中真有些依依不舍的感觉,就是主人家的小黑看见我们背着行李与主人挥手告别时,没有了往日欢快的情态,双眼露出:忧伤的目光目送我们离开。

再见了,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宰相庄,

再见了,朝夕相处,勤劳纯朴的众乡亲,

有机会一定回来看望你们。

(1967年初夏,北京郊县怀柔发生地震,在一号楼门口,我正好碰到学校办公室当年在宰相庄工作队的一位老师,他受学校委派,准备去怀柔送慰问品,我随即在一号楼过道旁的小卖部买了一套当时很紧俏,只有在大专院校里少量优先供应的一二三四卷毛泽东选集,跟随学校的大卡车,直奔怀柔宰相庄人民公社办公室,送上了北京轻工业学院师生对怀柔地震受災地区群众一份关爱之情,受到了当地领导的热忱感谢与高度赞扬。)

三、在京密引水工程劳动中树立无私奉献精神

1965年10月中下旬的北京,阳光明媚,秋高气爽。

在海淀区温泉旁的“京密引水渠"工地上,一派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工地二旁红旗招展,印有"北京轻工业学院”几个鲜红大字的校旗在秋风中猎猎飘揚,哗哗作响。

根据党中央,北京市委的指示精神,在1958年完成"十三陵水库“首都第一桩大型水利工程后,启动引密云水库的库水到北京市区的"京密引水渠"的又一大型水利工程,这是为缓解北京市区广大居民用水紧张局面,优化供水结构的一项措施,我院师生荣运地参加了这一造福后人的惠民工程施工,是最早一批进驻工地的一支强劲的生力军。

在水利工地现场,已经收割完庄稼的空地上,工程指挥部已用石灰粉划出五条长长的白线,中间一条是水渠中心分界线,左右二侧是河界线,最外侧的二条线是供水渠挖土堆叠区划定的规划道路外侧界线,在横向面,指挥部也已划好各亇指定单位包干任务的分界线。

在轻院工地现场,全院开挖土方的工作面被分成若干小块,便于统一指挥施工,在工地现场,没有师生之分,没有领导干部与普通教职工之分,在这里,大家都是普通劳动者,"京密引水渠"水利工程的参与者建设者。

一大早,我们外文班师生早早地来到工地,我们几位身强力壮的男同学自发地到工地后勤仓库领取施工工具,领回来发给大家,有单人挑的扁担与泥篮,有双人扛的毛竹杠与箩筐,有洋鎬,有铲泥用的园头锹,尖头鏟等工具,不一会,大家都领到了各自称手的工具,开始劳动,我与一位同学搭档,领到了一付箩筐,负责挖土的老师同学用脚在铁锹上用力踩下去,用柄往后一辦,顺手把一大铲泥土铲入箩筐,十几下就装了平平的一筐,老师担心装得太多怕压着我俩,不再装了,我们俩人叫老师再加上几铲,把筐装得満满的,足有一百七八十斤,我俩抬起萝筐飞快地奔向倒土区域,后面的同学紧跟着装土,挑土,倒土,一片繁忙的劳动景象。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大家边做边议,在简短休息的片刻,群策群力,献计献策,三个臭皮匠,抵亇诸葛亮,何况轻院人才济济,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行之有效工作流程,刚开始施工时,挖土区与叠土区处于同一施工平面,挖土应先从中心线一侧开挖,倒土先往最外侧的空地倾倒,随着工程的不断进展,工作面要往深处拓展,这时开挖的土方就可就近堆放在规划的河堤上,这样施工工艺,既可省力,又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施工过程中,也有同学建议,将运土过程一分为二,将前段,后段的运土采用接力赛方式,也有同学采用蚂蚁搬家的方法,十几亇人排成一队,一泥篮一泥篮从头到尾手工传递,几次试下来,效果真不错,施工进度明显快了好多。

工地上,各个系你追我赶,亇奋战出力,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中午,开饭了。学校工地后勤组的厨师用几只大桶给我们送来了热气腾腾的粉条大肉包,蛋花湯,学校为奖励大家的辛勤付出,特许吃饭不限量,随意吃。一亇上午的重体力活干下来,肚皮早已饥肠辘辘,唱起了空城记,闻着这肉包的香味,口水直掉三千尺,食欲大增,来不及去找工地是否有饭前洗手之处,只能双手往衣服上擦擦,权当眼不见为净,一只手用筷子伸进桶里串起肉包就往嘴里送,三下五除二,二三下就消灭了一只大肉包,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连自己都记不清吃了多少只了,使人仿佛又回到了曾经历过的1958年时"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的那个年代了。看着旁边的老师同学都在津津有味地吃着喝着,大家席地而坐,也有同学把箩筐倒合过来,坐在箩筐上边吃边聊,看看半天来的劳动成果,表面一层熟土已全部铲除,下午要面对的是更硬更难铲的生土层了,硬仗还在后面。

吃过中饭,小憩片刻,大家又劲头十足地投入到下午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扛的扛,抬的抬,传的传,铲的铲,午饭加足了油,干起话来更有劲了。只是一亇上午抬了几十筐泥土,肩膀被压得红肿,两腿巳有些酸胀,但这些疲劳感很快地被工地上热烈的劳动气氛冲刷得一干二净了。

傍晚,下工了,我们几位领工具的男同学又负责把工具归还到工地后勤处去。我们随轻院的大队人马,在轻院大旗的引领下,排着队,唱着歌,返回住宿地。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的红花迎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咪苏拉咪苏,拉苏咪团来,愉快的歌声在北京郊区"京密引水渠"工地上空久久地飘荡。

在随后的十几天里,轻院师生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顽强革命精神,提前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工程量,受到了指挥部的表扬。回头看看工地现场,一条笔直宽广的引水渠已经顺利完成,要不了多久,清澈的密云水库库水会经"京密引水渠”流入北京的千家万户,渠水会带上我们轻院师生及全体建设者的亲切问候,奔向中南海,当毛主席站在瀛台观尝波光粼粼的湖水时,一定会想起我们这些普劳动者为首都水利工程所做的贡献,毛主席会记得,党中央会记得,北京市千千万万老百姓也会记得:。

我们北京轻院的师生为首都水利工程作的贡献,流的汙,出的力,值!

四、难忘的校园友谊与温暖

自己动手,相互帮助

轻院法文班共有21位同学(18位男生3位女生),为节约大家的开支,全班同学共同商议,大家共同岀资,购买一套理发工具,由班内同学互相学习理发技术,互相帮助理发剪发,几次实践后,由一二位手灵手巧理发技术学得较快的同学承包了全班同学的理(剪)发活,大家乐此不疲,虽然未经专业训练过,理发技术强差人意,但无人理会发型如何,在俊男靓女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年轻人充满青春活力的容颜。

(毕业时,我把这套理发用具带上珍藏起来,几十年来一直陪伴着我,每当我看到这套为全班同学服务了三年的理发工具,仿佛又回到了轻院那些难忘的日子里,仿佛看到同学之间互相理发互相帮助的深情厚谊)

情暖轻院

北京的冬天说来就来,说冷就冷,北风一吹,寒风刺骨,真让从南方来的我直喊吃不消。我在南方过冬时,只有薄薄的一件棉衣,不象北方的同学全付武装,棉帽,棉大衣,棉裤,大棉鞋,一应俱全,所以在供暖之前,一有寒潮来袭时,我真有些吃不消的感觉,冻得浑身上下瑟瑟发抖。我少衣受冻的囧态被班主任楊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默默地向学院领导提出了申请补助,不日,一条崭新的包含着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对学子无微不至关怀的新棉裤送到了我手中,穿在身上,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条棉裤陪我渡过了三年大学生活,安全地熬过了三个严冬。后来这条棉裤一直跟随我走南闯北,穿旧了仍舍不得扔掉,一直珍藏在家,每当我看到这条棉裤时,总忘不掉母校的一片关怀之情,我借用孟郊的游子咏,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学子咏:

母校送寒衣

抵御冬严寒

一片关怀心

学子暖在身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忆述以上几件事的参与过程,本人深深感到,半个世纪前在北京轻工业学院就读时,在扎实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和社会公益活动,使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我走出校门后,在社会的汪洋大海中迎风战浪,励志奋斗,无私奉献国家,抱答人民供我上大学之恩的重要精神基因。在此,衷心感谢母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传道授业的教育和培养,向母校致敬!

 

附:照片

1964年刚到北京时在校门口留影

1965年初春,校学生会组织去长城春游留念

1966年大串联在鸟鲁木齐郊区采棉劳动时与当地棉农合影留念

1966年11月,参加步行串联队伍从西安步行到延安后在宝塔山下延河边留影,队长钦征骑

1967年国庆节在天安门广场留念

轻院校友龙城喜相逢

外文班师生西子湖畔叙友情

 

 

作者简介

邵斌贤,江苏无锡人,19443月生。1964年,进入北京轻工业学院学习法语。毕业后先后在镇江制浆厂江苏省玻璃工业科技情报中心工作

 

关闭窗口
校友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