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排女生右1机63的吴怀琴,右2机62戚玉珍,右3机63周樱玲,右4施印华老师,右5硅621单绍良,右6机60杨兰,其他暂不知。
第二排男生自左向右:左1机60边奠民、左2纸621何平正,左3机60彭国相、左5机60郭軍、左7机60狄俭忠,其他暂不知。
老照片的回忆——难忘的北轻舞蹈队
每当翻起这张老照片,心情总是无法平静,眼框里不自觉的泛溢出幸福的泪花。
这是一张极其珍贵的照片,那是1964年5月某天下午,舞蹈队大部分成员簇拥着擅长舞蹈的施印华老师,聚集在北轻院校门前留下的唯一珍贵照片。虽然时空己过58年,但拍照的情景历历在目。舞蹈队的同学都穿上自己喜爱的舞衣,打扮的漂漂亮亮,集中到校门口。在排队时,我有私心,抢先站在前排挽住施老师手臂,师生亲如一家人,边走边笑中,异口同声唱起了《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歌声中每张笑脸上都铭刻着青春的印记。它不僅代表了舞蹈队的美好形象,也呈现出轻院学子们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翻出这张照片真是爱不释手。一一端详着其中的每一位校友,让我回忆起春春岁月,舞蹈队的快乐生活。照片中有队长,杨兰,边奠民。当年他俩负责舞蹈队排练工作,在他们热心指导下,舞蹈队成员遵守纪律,互帮互学,团结友爱,纯贞的友谊让我终身难忘。杨兰姐不厌其烦的指导我们跳罐舞,边队长那么关心队友。当我满头大汗口渴时,及时送来一根暖心的冰棍。还有张世光队友经常指点我如何把握音乐舞蹈节奏。戚玉珍是跟我一起排练最多节目女生,她谦虚善良,乐于助人,与她合作非常愉快,相识60年至今仍是知己好友。
还有小师妹周樱玲,她聪明伶俐,舞蹈动作一学就会。有时我记不清的舞蹈动作请教她,她从不嫌麻烦,总是陪我一起跳,直到跳好为止,让我感动,让我难忘。
张世光是我舞蹈拍档。和他合作跳过多种舞蹈,无论跳(快乐的啰嗦)还是蒙古舞…都配合的都那么自然,协调,男女同学这种兴趣一致行动统一的纯洁友谊多么难能可贵!
在轻院舞蹈队的大家庭里,要经常排练各种节目,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毫无怨言,相互关照。在这个充满正能量的集体中受益匪浅。同时我们舞蹈队也取得很大的收获。
回忆老照片有无数说不完的故事。
舞蹈队在队长的辛勤指导下先后排练出很多优秀节目。如锡兰罐舞,洗衣歌,朝鲜,彝族舞蹈,快乐的啰嗦。新疆舞,等等。

(前单绍良,后戚⽟珍)
舞蹈中我偏爱朝鲜舞,以前经常观赏。跳起来双臂若无骨,身体轻似燕,彩袖飘飞,优雅动人。在轻院舞蹈队有幸实现了我的梦想,我跟戚玉珍等队友演出了优美的朝鲜舞,至今回味无穷。
照片中的队友们,你们一定记得我们曾经一起参加天安门狂欢晚会的欢乐场面。同学们伴随着大喇叭的美妙歌曲,手拉手转圈圈,蹦呀跳呀…一滴滴汗水湿透舞衣,舞动的青春不知累。我们高歌猛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们的前程万丈光芒!
狂欢到深夜,歌声冲破云霄,身在北京首都天安门,我们多么幸福自豪。青春的岁月留在北京,留在天安门。如果不是舞蹈队怎能享受这天大的福气?几十年过去了,心情仍然激动,感恩轻院,感恩舞蹈队!
再看老照片,回忆舞蹈队的生活真精彩。我们舞蹈队多次到校外联欢活动,在民族学院亲身聆听马玉涛演唱的《马儿啊你慢些走》精典歌曲,与胡松华老师联欢。走进社会大舞台演出,有幸听到歌唱家郭兰英,李光羲的精彩演出。
这是我们舞蹈队的骄傲。也是我毕生的难忘与骄傲。
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在充满阳光的轻院课堂学习外,还能在舞蹈队发挥个人特长,让我一辈子与舞蹈结缘,毕业后,无论是在工厂还是在大学工作都离不开我热爱的舞蹈。跳舞使我精神焕发,充满活力,曾经参加省体育舞蹈大赛荣获三等奖。
啊,今天我又手捧这张舞蹈队老照片不肯放。这是我们舞蹈队唯一的珍藏。毕业后各奔东西,不曾谋面,只好拿着照片仔细端祥。久久难忘!老队友们!现在你们可好吗?我们虽然都步入晚年,但美好的青春岁月不能忘。永远怀念舞蹈队的幸福时光,永远迈着青春的脚步,迎接夕阳红的霞光!

(前排左1单绍良,左2戚⽟珍,后排左1何平正,左2狄俭忠)

作者简介,单绍良,北京轻工业学院硅酸盐专业,硅621班学生,1967年7月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