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来鸿
草 香
2022-04-20 16:34 金树华    (点击: )

一天早晨,我推开窗子,顿时,哗啦、哗啦、哗啦的割草声传入耳畔,待我戴上近视镜往楼下草地里张望时,一股股清新的草香味随微风飘进屋里,原来小区物业的园艺工人正操作割草机剪割长得过高的青草。

我居住的小区始建于上世纪末,有双子座的楼盘高矗云天,有林立的一排排六层楼房,还有漂亮的业主活动会所。这个占地百亩的居民社区地处城市繁华区,虽然寸土寸金,土地十分金贵,但小区中央的十多亩地上却没有任何建筑物,别有匠心地在一圈常青树围起的平地上,种上了从外国引进的小草,尤如一块绿绒绒的地毯镶嵌在小区中心地带,成为居民区里最吸引眼球的观景点。此外,小区楼群间的空地还有几块小型绿草地点缀其间,甚称花园式的居民区。由于物业的园艺工人侍侯得到位,多年来小区里的绿地小草都长势良好,+分养眼。为了使小草保持最佳观尝高度,每年的春末、夏中、秋末都要割剪一轮小草。每逢物业园艺工割草,小区内都飘散着绿草的芳香。此时此刻居民们有的精神焕发,有的神采飞扬,人们尽情地吮吸着这都市里少有,只有在内蒙古等地的大草原上才能享受到的小草馨香,这份欣喜自然会刻骨铭心。住户们此时打开窗户,贪婪地呼吸带着草香味的空气,竟忘情地把割草机的噪音当成了美妙的钢琴曲,不烦不躁,乐不可支。

草,是地球上最普通的植物,遍地皆是。在现代住宅社区留下最核心的土地种上小草,当是最佳的选择。虽然居民们不能踏进草地感受小草的柔软、芳香,但这里却是鸟雀天堂般的家园,无数小生灵们为人类带来许多快乐。一次我从外边回来,就在我家楼后的几百平方米的绿草地上看到了一幕少见的画面:园艺工双手握着割草机,一左一右一中三角式往前移动着,他身后一群麻雀蹦蹦跳跳地在草茬上啄草虫吃。这意境恰是“螳螂捕蚕黄雀在后”画面的翻版。一瞬间,我忽然觉得心膛变得明亮起来,我想了很多很多……麻雀为何胆子如此之大?它们不怕人类,也不怕隆隆哗啦哗啦的割草机的噪声,皆因动物生存法则所使然。剪割前,绿地上的小草有20-30厘米高,把各类昆虫都掩藏了起来,麻雀想捉到它们并非易事,而园艺工用割草机贴着地皮割断小草,生活在草丛中的蚂蚱等各色小虫子尽数暴露在地面草根上,正是麻雀们捕食的天伺良机,瞧着肥美的佳肴,再胆小怕人的鸟儿也不会无动于衷,那会甘愿放弃大饱口福的盛宴呢。

在城市住宅小区草地上见到如此精采的一幕,堪称在家门口得到一种稀有奢侈的享受,为居住在钢筋水泥“火柴合”里的人们增添了多少生活细节,让寂寞的社区充满活力和乐趣。这一切都源自绿地上的小草,是小草与昆虫和鸟类共存的结果。

“离离原上草,一岁-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用不朽的诗句描述出的小草精神,当代著名俄文翻译家,获得苏联文学最高奖“高尔基文学奖” 和中国“鲁迅文学翻译彩虹奖”的盛峻峰先生对小草精神情有独钟,不仅用“草婴”作笔名,表示自己就想做普普通通的小草。还更进一步解释说,“草,极其渺小又极其平凡,不仅野火烧不尽,就是脚踏也踏不死的”。正是因为有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精神,住宅小区草地里一年被割草机剪割几茬的绿绒绒的小草们,虽然冬天枯萎了,但它扎于地下的深根,早已将绿色深藏了起来,待到春天用绿色覆盖大地,年复一年地给人们带来美好和希望。



配音版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XnNyNUzEAnWeCxm6Mz-IA


作者简介

 

金树华,高级记者,1945年11月出生,1970年毕业于北京轻工业学院(今陕西科技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的前身)。1971年被挑选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1981年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在天津记者站任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副站长、站长。1998年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委、地方记者管理中心主任,2007年退休。在职期间,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海内外数十家报刊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万字,有100多篇获省部级及以上新闻奖,其中10篇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优秀节目奖等奖项。主编出版了《求索》、《足迹》等10部新闻学专著,退休后出版了金树华文集、新闻理论专著4部。曾获得“天津市首届十佳记者”称号,天津市劳动模范,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关闭窗口
校友来鸿